新闻中心
News
分类>>看!热辣滚烫的她们
看!热辣滚烫的她们一年时间,减重100斤!今年春节假期,贾玲执导的电影《热辣滚烫》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电影里,杜乐莹输了比赛却赢了自己;电影之外,导演贾玲实现口碑和票房双赢。她用汗水和真诚,在银幕内外都实现了人生逆袭。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认真生活、努力向前。她们,有的和贾玲一样通过减肥突破了自我,有的在事业路上实现了人生逆袭,还有的甚至改写了已被判定“永无希望”的人生剧本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让我们走近几位厦门优秀女性,看一看她们热辣滚烫的人生传奇。
“苏州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说的就是影雕。在厦门,有一位“影雕女王”,把石雕这项原本“传男不传女”技艺的行业传统撕开一个口子,并经申请,成功让惠和影雕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她就是李雅华,惠和影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民间工艺大师。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用数十年的坚持与创新,书写热辣滚烫的人生。
影雕,是清代石雕大师李周在“黑白针”技艺上发展起来的工艺,用合金钢针在石头上雕琢。由于画面逼真,犹如摄影,故又名“影雕”。
李雅华出生在惠安石雕世家,她的父亲李走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石雕大师。耳濡目染之下,李雅华迷上了雕刻艺术。可是,长期以来惠安石雕奉行着“传男不传女”的陈规旧俗,使得李雅华的石雕学习之路并不平坦。
起初,父亲不但不传手艺,还不许她“偷”着学,每每发现她在石匠堆里学艺,便会赶她出来。终于有一天,李雅华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才气初显的雕功得到了父亲的认可,破例收她为徒。从1981年开始,李雅华随父亲学习石雕技艺,一“坐”十年,掌握了全套技艺,打破了女子端不起“石饭碗”的偏见。
学习石雕技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张A4纸大小的影雕作品,有针点数百万个。也就是说,需要拿着两斤重的合金钢针点上几百万次,还需要注意轻重、疏密等,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
在全面掌握了影雕技艺后,李雅华将该项目进行活态传承,将绘画艺术融入石雕工艺,创新发展了独特的惠和影雕雕刻技艺手法。她不仅在石头上画画,还带着匠人将石雕技艺运用到古建筑修缮、主题艺术景观等领域。她说:“别人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我是抱着石头过一辈子。”
2008年,李雅华投建惠和石文化园。在其精心打造下,惠和石文化园已成为闽南文化旅游重要窗口及厦门城市会客厅。
穿上运动服,铺上健身垫,打开刘畊宏直播间,“00后”独臂女孩张伶俐的运动时间就开始了,从晚上7点半到9点,跳一个半小时,每周跳操四五天。跟着刘畊宏跳操一年的时间里,张伶俐减重了近20斤。
去年5月初,健身明星刘畊宏夫妇还来到张伶俐的家中,给她上了节二对一的私教课。她还受邀与刘教练一起直播跳操、录制节目。“刘教练来厦门前向粉丝们发出了跳操的邀请,我也把自己跳操的视频投稿了。后来工作人员联系我说要做视频采访,万万没想到刘教练竟然也来我家了。见到刘教练的时候,脑子都激动得一片空白了。”回想起与刘教练见面时的场景,张伶俐依然难掩激动地对导报记者说。
张伶俐说,她从小身材就比较圆润,大学期间,又经常吃高热量的零食,体重最高时达到140斤。此前,她也尝试过各种减肥法,但都没几天就放弃了。一直到前年4月初,张伶俐在家准备考公务员期间,无意看到了刘畊宏夫妇在直播间穿着羽绒服跳操的视频,“当时我状态很差,心里很焦虑,看到这个视频就觉得很有趣,于是好奇地点进了刘教练的直播间,结果就成了刘教练的粉丝”。
自此,张伶俐每天晚上7点半都准时进入刘畊宏的直播间跟着跳操。虽然出生时就没有右前臂,但这并不妨碍她减重的决心和跳操的动作力度。每每口号响起,张伶俐都能紧跟节拍,把动作做到最标准。为了激励自己坚持下去,张伶俐将自己跳操的视频发到社交媒体平台打卡,并加入健身打卡群,与志同道合的网友们分享消耗的卡路里和相互鼓励。
跟练了一年后,张伶俐的体重减了近20斤,脸上的肉少了、背更薄了、体型更提拔了、人也更有精气神了,本来就爱笑、爱生活的张伶俐看起来更加活力四射、元气满满。“蝴蝶看不到翅膀的颜色,所以不知道自己有多美。是运动,让我从一只毛毛虫蜕变成了美丽的小蝴蝶。”张伶俐说,她会继续坚持运动,把运动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林秀芬,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获“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荣誉。
2005年,为将国家海洋三所的高纯硫酸氨糖技术成果产业化,林秀芬辞去公职“下海”创办厦门蓝湾科技。在金融行业她曾是佼佼者,但对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了解却是一片空白。3个员工,20平方米的办公室,蓝湾科技艰难起步。
当时,产品还在实验室里,一个月只能生产不到一公斤的高纯度氨糖粉。为了实现高纯氨糖规模化生产,林秀芬一边申请保健食品批文及生产许可证,一边走南闯北寻找技术、人才和资源。为了拿到氨糖专利等核心技术,林秀芬不得不变卖房产、股票、收藏品,同时四处借款,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把项目坚持下去。“当时家里父母,甚至兄弟姐妹都拿房子抵押来支持我。现在想想真的很疯狂,但当时就是无知者无畏,一根筋地想坚持下去。”她说。
后来,林秀芬取得了与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傅磊教授等专家团队的合作。有了技术,下一步如何规模化生产?林秀芬介绍:“当时我们把研发科学家与技术工程师整合,对传统的生产工艺设备进行非标准化改造,通过1000多个日夜无数次试验、调整,设计图纸堆起来比人还要高。”2008年,蓝湾终于实现了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的规模化生产如今,蓝湾已是全球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规模化生产基地、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骨营养与骨健康促进项目示范基地,将氨糖技术从“中国制造”上升为“中国创造”。
今年3月,“蓝湾氨糖即将获得药品制剂批文”的好消息让林秀芬激动不已,这是她带领团队创业路上的又一次“飞跃”。何为“逆袭”?林秀芬19年创业路就是最好的答案。
林秀芬表示,目前团队科研力量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女性。她说:“不论性别,唯有不被定义,方能闯出一片天地。”
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中,贾玲用近一年时间减重100斤。现实中,厦门也有这样“热辣滚烫”的女性,集美瑞吉欧幼儿园的翁晓婷园长,也花了一年时间减重近60斤,将电影中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复刻”。
翁园长也曾因体重经历过一段不太开心的时光。由于不爱运动,她的体重一度飙升到近160斤,被别人说成胖子、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动一下就喘不上气这时她意识到,不能再胖了。
此前,翁园长把各种所谓“躺着就能瘦”的减肥方法都尝试了一遍,结果全都无效。2022年初,翁园长决定通过运动减肥。“当时我和儿子订了一份契约,各自立一个目标,看谁最后能完成,我的目标就是减重。我也想通过挑战自己,给我家小孩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翁园长说。
下定决心后,翁园长就走进了健身房。“当时健身房正好在上拳击体验课,我就试了一节课。”翁园长说,自此,她便开启了运动减肥之路。根据减重计划表,翁园长每周到健身房5次,每次运动2小时,打1小时拳击,做1小时平板支撑等常规健身项目。
除了运动,还要严格控制饮食。这期间,烦躁情绪也不期而至。“断碳水的第一个星期,我心情就很烦躁,感觉全身都没力气,但一想到立下的目标,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后来慢慢地也就习惯了。”翁园长说,开始是最艰难的,但也是瘦得最快的,开始的前20天她就瘦了将近20斤。“魔鬼式”的减肥计划坚持了大约一年后,翁园长的体重减到了102斤。翁园长直言,减重后不但体型变好看了,也让她更加自信了,面对挫折时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连减重这么难的事我都做到了,还有什么事会做不到,减肥路上的艰辛都将成为我未来面对挑战时的动力和信念”。
翁园长也去电影院看了《热辣滚烫》,感触很深。她说:“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我们都要勇敢撕掉束缚自己的标签,为自己活一次,好好爱自己。”
她是先天性脑瘫患者,曾被医生判为“无法治疗”。然而,这个勇敢的女孩没有屈服于命运,不光站了起来,还完成大学学业,办了个人画展,走上工作岗位,业余时间还在做公益
林婕出生于1983年。8个月大时,她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脑瘫,双脚成剪刀状,身体软绵无力。永远不能站立、不能说话,随时都有病危的可能
所幸,林婕的父母没有放弃,坚持给女儿做康复治疗。一家人的不屈不挠最终换来了奇迹,林婕站了起来!2003年,她还考上了厦门南洋学院,完成了大学学业。
虽然不能说话,但林婕却用自己的努力,打开了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她可以熟练地使用电脑、手机,还经常发朋友圈、发视频后来,她入职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走上了工作岗位。
从简笔画《小鸡啄米》到水彩画《荷塘晨光》,再到工笔画《中山公园》2015年,林婕在惠和石文化园举办了个人国画作品公益展。前来参观的观众,几乎不敢相信这些精美绝伦的作品出自一位脑瘫女子之手。
时钟拨回林婕4岁那年。有一天,父亲下班回家,惊喜地发现女儿竟然画出了一只较为完整的小鸡!从此,父亲开始培养林婕画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动,握笔比常人困难。父女俩不断努力,终于换来了成功。
从2019年起,林婕利用业余时间到福建省随心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做义工,教自闭症儿童学画画。在她的帮助下,这些特殊孩子不仅办了画展,有人还获了奖。林婕说,这是她最大的成就。
林婕还多次将画作捐赠给公益机构义卖,以此帮助更多的残疾人群体。其中一幅名为《雀之灵》的工笔画,她花了半年时间绘制,后捐入厦门残疾人美术馆。
30岁自学英语,从一名钟点工成为大学外教管理员,44岁开始考大专、本科文凭,闽南语、普通话、湖南话、英语无障碍转换,朋友遍布俄罗斯、英国、荷兰等十多个国家这些都是发生在刘雪英身上的传奇经历。她朴素的外表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励志姐”。
刘雪英来自湖南,高中毕业后就到泉州打工。为了生活,她做过农活、店铺临时工、钟点工、二房东等工作。在泉州打工期间,她自学了闽南话,后来由于要到外教家当钟点工,她便从零开始努力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2010年,刘雪英在帮一位外教搬家到厦门理工学院时,因其当时有着与外教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又懂中英文和闽南语,很快就被厦门理工学院相中,成为了厦门理工学院的一名外教生活管理员。
如何从零到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刘雪英告诉导报记者,当时她在给外教当钟点工,就和外教交换学习,外教教她英语,她教外教中文。他们经常做一些卡片把常用的单词和句子写在上面,刘雪英看到卡片就对着字典查,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译出来,大概就能弄懂意思了。随着她认识的单词逐渐增多,外教还会给她一些英文书籍让她阅读,“外教偶尔还会考一下我,问我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以及我的读后感”。
“学习英语就要大胆地说和写,教我的外教人很随和,从来不会笑话我,一直鼓励我多说。”刘雪英说,在外教的帮助下,她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流利地和外教用英语沟通,还可以用英语写书信了。
进入厦门理工学院工作后,刘雪英虽然从“个体户”变成了大学的“正式工”,但并没有松懈自身的学习。44岁那年,刘雪英决定知难而上考取本科文凭奇异果官网登录入口。工作之余一有时间,她就看书复习,又用了6年时间,成功拿到本科文凭。
虽然等学完拿到本科文凭时,刘雪英也快退休了,但对此她并不后悔。“学无止境,人生总是要不断学习和修行。”刘雪英说。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