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奇异果体育最新版本什么是《课程纲要
奇异果体育最新版本什么是《课程纲要《课程纲要》的撰写是学校课程规划中重要的一块内容,它是我们学校的第一次尝试,对广大教师来说,也是一件新鲜的事物,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主管此事的教研中心余淑君老师对教师第一次撰写《课程纲要》反映出来的典型问题及其思考。
问题1:课程纲要中出现的如“有效性评价”“策略”等之类的术语不理解,感觉理论性太强,定位太高,觉得有难度。
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必须考虑到课程的目标、相应的课时、学生背景分析、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生评价以及各方面的总体协调等情况。正因为《课程纲要》的撰写要涉及到这些方面,因此《课程纲要》的撰写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而言就有多重意义。
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实际上也就是对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实践中,教师常常会犯这样一种错误,那就是非常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但也往往忽略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的目标,从而失去了对任教学科的总体把握。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易使教师忽略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目的所在。在撰写本学期的课程纲要时,教师必须厘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整体。反过来,在把握学科知识整体轮廓的基础上,教师更清晰单个知识点的作用与意义。
撰写《课程纲要》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四个课程元素。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教材及资源的分析,具体撰写的要求有:必须全面、适当、清晰;一般用4-6点的方式来描述;涉及的目标包括三大领域与确切的认知要求/水平。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则针对教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它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难点、重点等,并要求教师明确所需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学习主题/活动安排则需要教师确定教学活动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其要求包括:重点突出,按从易到难排序;明确描述选择的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有效性评价应当既包括学的评价,也包括教的评价,教师要确认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方式或手段。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纲要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线路图,并且提供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课程纲要也有利于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我们要求教师在每一学期的第一堂课就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实践表明,这样一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而提高课程学习方面的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课程纲要》的呈现形式,我们以本校来自百度文库学教师王莲君提供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作为案例,以供参考。
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学习任务是比较重的。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比其他学校毕业班的学生小1岁,少读一年小学;另一方面,这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圆”、“百分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小学所学的数学内容)”,学习内容比较多。因此,知识点的落实到位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犹为重要,除此之外,还将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4、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
《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教案往往着重关注内容与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基本元素。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必须上交一份任教学科在本学期的《课程纲要》,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与同行评议。在新学期的第一次上课时,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让学生知道本学期本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
实践与理论都表明,教师从写“教案”奇异果体育app下载、“教学进度表”到撰写“课程纲要”是提高教师课程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我校为谋求有效地促进教师形成课程意识,提高课程能力,基于九年一贯的课程规划,组织与培训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从广义来说,大到国家课程方案,小到教师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某门学程的大纲或计划书。这里,主要取其狭义,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某学期某门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的纲要。
(2)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余:(1)我总是想我们学校的老师素质普遍较高,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理念上高于其他学校,这些术语的出现是情理之中的事情;(2)这些术语的出现并非突兀,因为新课程改革已不再陌生,我校的九年一贯课程整合也并非一天两天的事,崔允漷教授面对全校教师所作的专题讲座不下五次,骆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多次强调“课程”一事,并为全校老师作过关于“课程纲要目标如何撰写”等方面的专题讲座;(3)教研组长、学校骨干教师等多次参加过各级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关键是所获取的信息应与我们的老师共享。
(1)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度量、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于长期以来课程意识的淡薄,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基本上只局限于教学进度管理——教师填写、上交教学进度表,而这种进度表往往只被当作一种用以积累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管理实际上变成了教学进度管理,课程管理被严重窄化。课程纲要要求教师对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设计,而课程纲要确定过程中的集体审议程序保证了课程的全部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都被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范畴之中。教研组和教师个体在课程纲要审议中的主体作用使得课程纲要的确定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有助于成功地避免课程管理的形式化、行政化的倾向。
教学进度表往往只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教学实施所需的条件。《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划,也是一种对教学实施的预期,必须充分地包纳了各种实施条件,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仪器与其他资源、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及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等。这些条件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必须在《课程纲要》中加以明确。教师在编制课程纲要时就是对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的审视。如果说,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只涉及到教师个体对教学条件的审视,那么教研组对《课程纲要》的集体审议就是一种共同体的行动。《课程纲要》审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评估课程纲要实施的可行性,并把审议的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这样一种个体和共同体共同进行的审议活动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反思教学实施的合理性,有利于教师正视教学条件的现状。
3、统计与概率: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会应用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会初步制作简单统计图;
5、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灵活的计算,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空间和图形:加强直观教学,注重教具和课件的合理运用;注重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来认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余:校内机构的改革让我们每个人都很仓促,包括对工作思路的整理、对工作重点的梳理,但是有一点非常的明确,那就是下决心要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这是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的。我们本着九年一贯的工作管理思路,对原先的“教学进度计划表”、“单元学习情况表”、“九年一贯课程的整合”等项目进行了统合,制作了现在的《课程纲要》。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暑假前就将课程纲要和教材发给老师,让老师能够充分地领会课程之后再来做这件事。但今年的情况特殊,机构的改革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和老师交流。在2005年8月29日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之前,征求过部分教研组长的意见,并在教研组长会议上进行过详细解释,在校园网上发过对《课程纲要》的解释,也从一些老师那儿了解对课程纲要的填写情况。
1、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强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优化;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加强方法的指导;
综上所述,《课程纲要》的撰写不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它不但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对于老教师或新教师,花一些时间来撰写《课程纲要》是很有裨益的。
实践中,《课程纲要》的撰写具有一定的要求,它必须包括一定的要素,具体要素可参考表1所呈现的一般格式。为了更好地说明《课程纲要》的撰写,我们不妨从《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着手。
问题2:开学要做的工作很多,千头万绪,家访、各种表格的填写、学生的统计、学生学习常规的训练、班主任工作计划等等,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教学的问题。
余:原想在老师进入课堂开展教学之前,应该理解自己所要承担的课程任务,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因材施教,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先决条件。没有对教材的较好的把握能力,“轻负高质”永远是一句口号。就我们教研中心而言,能够整合做的工作都已经借助制度改革的优势整合了,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减轻老师的一些无用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来。同时,有些杂事也是我们对学生、对班级的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好好地分配好自己的事情、分配好自己的工作时间。
1、数与代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会看比例尺,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比是成正或反比例;
2、空间与图形:认识圆、扇形、圆柱、圆锥;理解对称概念,会判断对称图形;会正确解答圆的周长、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及其应用;